7月25日,泉州申遗成功!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泉州市,
这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倍受世界瞩目。
东湖街新馆
馆内辟有“刺桐——古泉州的故事”、“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及1个预约开放展览——“庄亨岱藏品馆”。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刺桐——古泉州的故事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1979年,海交馆接受泉州市政府决定,在开元寺内东侧为这艘沉船建立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进行收藏、保护和研究,并对外开放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伴随沉船出土的药物、香料、木货牌(签)、铜铁钱、竹木藤器、文化用品、果核、贝壳和其他遗物,以及宋、元、明、清的木椗、木爪石碇和铁锚等文物。2014年,结合现时技术与审美,古船馆重新改陈开放。
宋代沉船有如一个巨大的历史信息宝库,细数着那个时代中国人驾驭海船和驰骋于浩瀚海域的能力,以及通过海洋促进各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风采。
泉州宗教石刻馆
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
伊斯兰教传入泉州可以追溯到唐代(618—907)。其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也已为数不少。到了南宋和元代(1127—1368),这个被称为“刺桐”的东方大港,更成了他们在远东最大的商业据点和聚居地。在这个开放而无比富庶的国际大都市,穆斯林侨民们自由地经商、传教和生活,并介入诸多重大的社会事务。展厅里一方方伊斯兰石刻,正是讲述这段令人难以忘却的动人历史。
该展览展出文物121件,文物仿制品19件,档案文献资料26件,选用图片108幅,拓片、临摹图等辅助展品41件。其中,宗教石刻文物在全国博物馆中是最集中、品质最好、内容最丰富且数量最多的。他们配以大量的照片、拓片、文献资料将古代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这一历史真实地还原,这使得由序厅、长眠刺桐城、寻找清净寺、穆斯林后裔家族等四个单元组成的展览内容翔实、主题突出,带领观众追逐着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在泉州长达千年的历史脉络。
中国舟船世界
人类从混沌蒙昧的远古时代走了出来,随着石头工具的使用和火的发现,历史的轮廓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我们看到了筏、独木舟和那岩壁上富有想象力的绘画,看到了尼罗河畔和中国水域舟船文明的曙光。中国是个河川纵横,海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古代世界最丰富多样的船型,曾为人类造船与航海事业的发展奉献过许多伟大的发明。当历史跨进了中世纪的门槛,“海上丝绸之路”已将东西方世界紧密相连;当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一次又一次,驰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我们可以骄傲的说,这是中国人的舟船时代,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
泉州海交馆于2001年开辟的大型展馆“中国舟船世界” ,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东方海洋大国的舟船历史的动人故事,一个象征着文明成就和启示人类走向海洋的永恒主题。它设于海交馆二楼东西两个展厅,内容包括从人类的舟船起源开始,到中国历代各水域的著名舟船模型,以及古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重大发明等。展出的140 多种船模,有各种长江船、黄河船、历代战船、古代使节的出国使船、华丽游船;有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庞大船队和郑成功与殖民者海军作战的舰队;还有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独具特色的各种实船,如台湾雅美船、西藏牛皮船、黄河羊皮筏、摩梭人独木舟、绍兴乌蓬船等。展厅内各种形象有趣、绘声绘色的场景和电视画面,让观众了解海船制造过程、古时海战情景以及一些海上作业的民俗风情。
庄亨岱藏品馆
庄亨岱先生青年时代阔别家乡泉州,在台湾警场驰骋五十余载,获奖无数,声名远播。他始终心怀故土,情系两岸,为回报家乡,告慰父母,慨然将毕生收藏之艺术品、纪念品及所获荣誉勋章赠予本馆。所赠藏品得自53个国家和地区,计一千八百五十六件,包括玉石、金银、铜锡、陶瓷、竹木各类,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这些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之工艺品,或纤细,或繁缛,或富丽,或俗艳,争奇斗巧,各呈风采。
泉州海交馆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刺桐(即Zaitun,泉州别称)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