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汇气象博物馆
徐家汇气象博物馆地处上海徐家汇繁华的闹市,紧邻徐家汇天主教堂,在一片摩天大厦的环伺中,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静静地立于水泥森林之中,整个气象博物馆占据了观象台二楼到三楼一层半的空间。
矗立在观象台屋顶的三层铁塔是在修缮工程中恢复的。它使用了轻钢结构,既保证恢复原始原貌,对地基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并且这个钢塔恢复以后还能发挥它气象观测作用,如测风速、收集气象数据等。
草坪上百叶箱里就是徐家汇用来测量气温的。
一楼的展厅。首先就是一张证书,颁给世界上2个百年气象局,一个是这里,另一个是马尼拉。1872年12月1日由法国传教士建的,当时叫徐家汇观象台,连续做了140年的气象观测;1879年首次较准确地做出台风预报,台风的风球也是从这里开始用的。最早的时候,观象台还包括佘山天文台,观测仪器也是传教士们带来的,这些人还是为中国做了不少贡献的。
地面上是一个台风气象电码,就是一个方位图。
龙卷风模型
徐家汇观象台——百年世纪气候站
这张三台合一的地图里,地名还是根据上海话来翻成法语的,徐家汇叫ZI-KA-WEI。
这是最早测气温的亭子,现在都改成百叶箱了。
大厅四周挂的用3D打印的气象仪器浮雕,可以触摸,但由于时间较长说明的字迹很模糊了。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里专门有一篇写劳神父,还有,合肥路以前叫劳神父路(合肥路是法租界里的马路) 。这位神父是谁呢?就是观象台的台长——劳积勋。他在1896至1931年间先后三次被任命为总台长。据说他画过620个台风路径图,发明并推广了可视气象信号系统,与国际气象台建立了无线电通讯,实现了国际经度联测和精准授时。另外,在1896~1931年间,还有一位台长——蔡尚质,他们2人轮流任职。蔡尚质也是一个厉害人物,1883年47岁时到上海,参与气象工作,到1930年病逝,为中国的气象事业贡献了后半生,佘山天文台也是他建立的。后面的皇朝直省地舆全图就有他的参与。
这张地图应该算是镇馆之宝吧,土山湾1904年彩印的,还是原件,当然修补过。序言是法国台长蔡尚质写的,很不错,一个法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仅为中国的气象事业贡献半生,还学得一手好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真是令人佩服。
以前的气象演播室,站在背景前,就可以体验一下气象预报员的感觉。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北极阁又名钦天山,是古代历朝钦天监(主管气象的机构)所在地。南北朝时,北极阁即建有“灵台候楼”,用以观天测候;明洪武年间建“观象台”,又名“钦天台”,既观气象又观天象;清康熙皇帝第六次下江南,曾登台远眺,亲笔“旷观”;民国时期,卓越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1928年在此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北极阁有着近1600年的气象历史,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包括竺可桢在内,北极阁近代一共走出了7位院士。
北极阁气象历史悠久,自南朝刘宋始建司天台后,数度设有观象台,其中尤以明初钦天台规模最为壮观。1928年民国政府于古观象台遗址处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暨气象台,现为江苏省气象科技业务中心所在地。北极阁观云测天历史延续千年至今,富藏深厚的气象文化底蕴。2002年10月,北极阁气象台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走进气象台大门,就看见由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提写的“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的石碑,这就是气象博物馆室外部分的展区。室外展区的第一部分由鸾凤风向器、《相风赋》水景墙和测雨器组成。
测雨器
我国气象学创始人竺可桢先生的铜像屹立于北极阁前,先生手握一书卷,侧面而立,胸有大志而面容慈祥。
24节气系统示意表,24节气系统是我国特有的节气系统。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人类的发展:展示古人在风云变幻环境中前行的脚步和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发展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人从感受严寒酷暑开始,通过仰观俯察逐步认识气象现象,积累气象知识,探索气象奥秘,推动了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中国古老而光辉的气象科学和文化。
古代人用来看节气的柱子
竺可桢的工作照
历年的气象学会合影
第一个私人气象站
地面气象观测场模型
设计不只是看起来及摸起来像什么,设计是怎么运作。
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