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并于2004年新建搬迁至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侧。纪念馆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馆中陈列分为五个部分,展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准备以及在于都集结出发的历史和于都人民无私奉献支援红军的鱼水之情。
第一部分: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赣南闽西进军,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同年4月在于都建立了赣南第一个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于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图|展示墙▲
第二部分: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1933年,蒋介石亲自指挥50万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命令红军实行阵地战、堡垒战,导致反“围剿”作战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于都开进。10月16
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8.6 万中央红军从于都渡河,开始长征。
图|草鞋拼图▲
第三部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中央红军告别苏区,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领导指挥下,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打开了革命战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图|展示墙▲
第四部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夜渡于都和出发长征,长征胜利是无数红军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凝聚的长征精神,在亿万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长征时期,党在政治上不断成熟,红军在质量上不断提高,锻造和产生了一批杰出的领袖人物,长征胜利,保存了大批经过千锤百炼的革命干部和骨干,为以后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组织基础。红军长征以其传奇的色彩闻名于世界。
图|再现搭建渡河浮桥▲
第五部分
永远的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作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图|展示墙▲
四渡赤水纪念馆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赤水河畔的土城古镇,从古镇老街拾级而上,一栋黔北民居式风格的建筑矗立眼前,这就是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占地面积7700多平方米,展馆运用雕塑、油画、图片、文字、实物等方式,采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技术,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率领3万多中央红军四次飞渡赤水河,摆脱国民党40万大军围追堵截,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辉煌历史,以全新的布展理念诠释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
图|四渡赤水纪念馆▲
走过序厅,是一幅“红军四渡赤水电子动态地图”,将红军在赤水河上四次飞渡,在敌人的包围圈中进出自如,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寻找战机的过程,通过动态的
“红蓝”色光线路演示出来。
图|序厅圆雕▲
“打”和“渡”,也是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中感受的两个重点。
图|陈云指挥巧渡金沙江▲
“打”,就是通过多媒体艺术景观,把四渡赤水战役中重要战斗展示出来。青杠坡战斗,是长征中一场惨烈的战斗,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位国家主席、一位开国总理、五位国防部长、七大元帅、五百多位开国将军曾参加了这场战斗。在展馆现场,运用半景画、人物雕塑、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综合再现了战斗的悲壮,给观众以强烈震撼。遵义大捷,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在展陈设计中,以娄山关作背景,
物和枪炮作前景,艺术再现攻克娄山关的战斗场面。站在娄山关大捷的场景前,近看是景窗,远看似油画,画中有景,景中有画,衬托着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手迹,是“情”和“景”十分完美的结合
。
“渡”,就是红军在赤水河四次飞渡。四渡赤水,每一渡都各有特点,展陈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渡的紧迫、二渡的谋略、三渡的从容、四渡的神奇。当你来到一渡赤水土城渡口体验场景,虚拟的河面上,湍急的河水,炮弹在身边爆炸,飞机从头上飞过。你可以穿越时空,亲临其景,同红军战士一起从摇摇晃晃的浮桥上疾速前进,也可以驻足浮桥,留下自己体验一渡赤水的珍贵影像。在三渡赤水茅台渡口场景,没有了一渡、二渡的紧张急促,把红军取得战略主动权后的从容不迫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图|油画《巧渡金沙江》▲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位于泸定县丰碑街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内,外观造型独特,气势雄伟,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的元素右边的是汉族民居——典型的川西民居造型,左边圆形屋顶的是彝族民居造型,中间前面部分是藏式碉楼的造型,屋顶是仿天安门城楼的造型,这种设计是寓意着各民族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主要讲述红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取得决定性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利用大渡河天险将中央红军消灭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的计划,为中央红军打开了北上的通道,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带来了新的希望,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展现了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图|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2005年建成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9平方米,地下一层,地面局部三层,主展厅分布在一、二楼。展区共分5个单元。
图|雕塑▲
第五单元为泸定历史文化厅。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飞夺泸定桥为重点,综合利用了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较为全面展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和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馆内共计收藏、展示各类历史文物、图片、资料等400余件。该馆功能完善,设有多功能厅、会议厅、留言室、游客休息室等。
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坐落于摩西古镇的中心,总面积约800平方米。1935年5月29日至6月3日,毛泽东同志带领红一方面军自石棉什月坪到达磨西,夜宿磨西天主教堂。
图|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
中央红军领导在天主教堂神甫楼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史称“磨西会议”。会议内容为以下三项:1.红军经过泸定桥后,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北上路线。2.下一步红军方向是与红四方面军会合。3.中央准备派陈云同志出川,到上海恢复被敌人破坏的党组织,再云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此次会议对红军通过大渡河,长征北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红军翻越四座雪山▲
6月,中央红军翻越了第一座雪山——夹金山,海拨4114米,接着又翻越了梦笔山,海拨4470米,长板山,海拨4443米和打鼓山,海拨4752米。很难想像,当年红军是怎么在饥饿、寒冷、疲劳的艰苦条件下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鸟兽绝迹的雪山的。对比我们前几天自驾车进藏时,带着氧气罐、巧克力和点心、热水,还有充足的御雪衣物,到了海拨4000米以上时都不敢停留,都是开车快速通过,再到海拨低的地方休息。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
图|川西草地▲
翻越了雪山还要穿越川西草地,8月雨季的草地,泥泞无路可行,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但是红军还是克服饥饿、御寒、宿营的困难走出了草地,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
图|油画《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5年10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翻越了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六盘山山路曲折险峡,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这幅《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油画,展现了红军的各方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胜利会师的画面,标志着红军长征终于胜利结束了。
纪念馆以该史实为依据,分上、中、下三层展厅共计四个单元,以丰富的图片、展板、实物及逼真的故事场景为主体,再现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