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三千年,
一醒惊天下。
被誉为
“20世纪人类最重大
考古发现之一”的
三星堆遗址,
在一、二号坑发现35年后,
又有重要收获,
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
三星堆青铜神树
目前,
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象牙等
重要文物500余件。
考古工作者正用他们的双手,
一步步复原、唤醒,
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传奇。

三星堆遗址
文物持续“上新”
金面具

青铜器
▲此次出土的大型青铜器
考古人员在3号祭祀坑中,
发现了数十件造型精美、
保存相对完整的青铜器。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
执行领队冉宏林表示,
坑中的方尊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古蜀国王一级的人才能享用。
“简直太‘土豪’了!啥都有……”
▲此次出土的铜尊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
一个造型奇特的铜器。
发掘队队员徐斐宏描述:
“此文物器型像一个
‘从未见过’的铜坛,
又像是坐着的人,
有着修长的手臂和手指,
上有纹身装饰,
两脚赤足卷曲……
队员们说它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古象牙

此次发掘中,
3号坑和4号坑的象牙较为集中,
有一百多件。
而在5号坑和8号坑,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小件象牙制品,
有的饰品表面还刻有精美的云雷纹。
专家表示,
此次的发掘再次提供了
大批象牙样本,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
队员许丹阳表示:
“象牙我们从表面看着好,
实际上里面经过火烧、
夯打和埋藏这么多年,
里边都已经很糟朽了,
所以提取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为了保护文物,
我们必须将象牙包裹起来
进行保湿处理,
回到实验室后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玉琮
考古人员在4号坑中还发现,
或来自中原地区商王国的玉琮。
通过超景深显微镜,
文保人员观察玉琮表面状态,
并为其拍照,采集原始信息。
古丝绸残留物

考古人员在坑内黑色灰烬中,
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
丝绸制品残留物。
专家表示,
在此前的三星堆考古中
从未出现过丝绸,
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说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
重要起源地之一。
罕见木箱
科技力量
助力保护文物
方舱+防护服

此次考古发掘首次使用了
方舱和防护服,
之所以穿着防护服进入现场,
是出于保护文物的角度,
因为人身上会携带一些现代元素。

搭建保护大棚及其内的工作舱,
一是可以调整到合适温度
来保护文物,
另外一方面可以
防止风吹进来一些孢子,
吊篮,悬空操作

为文物量身定制3D
打印制的硅胶膜

在此次考古工作中,
工作人员利用硅胶做了一个外罩,
将其套在铜尊外边后,
再灌石膏。
这种硅胶膜外罩
可以贴合在铜尊表面,
时代在进步,
百年考古初心不变。
百年科技在发展



从1921年,
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
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
再到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再次发掘,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延伸了历史轴线,
增强了历史信度,
丰富了历史内涵,
活化了历史场景。
百年考古“大众化”
